❶ 旧指农业税。
胡适《答廖仲恺胡汉民先生的信》:“古代赋而不税,赋是地力所出。”也泛指赋税。
如:赋役。
❷ 征收赋税。
如:财已竭而敛不止,人已穷而赋愈急。
❸ 授;给与。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序言》:“偶当讲述此史…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
❹ 天资;资质。
如:禀赋;天赋。
❺ 吟诵或创作诗歌。现多指创作。
陈毅《由太行山西行阻雪》:“浩歌赋太行,壮志不可夺。”又如:赋诗明志。
❻ 古代文体名。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讲究词藻、对偶、用韵。最早以“赋”名篇的为战国荀况,今实存《礼赋》《知赋》等五篇。后盛行于汉、魏、六朝。
范文澜等《中国通史》:“所谓‘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就是赋在文学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