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脚或鞋、袜的后部。
鲁迅《狂人日记》:“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又如:高跟鞋;袜跟破了。
❷ 紧随在后面;追随。
李季《五月端阳》:“那时候风传着闹红军,败兴的财主不敢再跟。”又如:跟从;跟屁虫。也指随即。
如:跟即。
❸ 方言。贴;适合。参见“跟脚❹”。
❹ 旧时指仆役侍奉主人。
鲁迅《流氓的变迁》:“于是跟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镖,替他捕盗。”
❺ 指女子嫁人。
周立波《暴风骤雨》:“我们丫头那时才十六,你四十三了。你叫她跟你,她不愿意。”
❻ 指物体的底部或后部。
柳青《铜墙铁壁》:“忽见崖跟有个救命的山水洞,他连忙从崖上捥了几卜蓬蒿。”
❼ 跟前,近旁。
张天翼《春风》:“踱到墙壁跟打转身,邱老师趁此狠命瞅他一眼。”
陈登科《活人塘》:“七月子刚跑到草堆跟。”
❽ 比;及;抵。
向春《煤城怒火》:“打仗我不跟你,摸火车的脾性你不跟我。”
管桦《井台上》:“七十九岁老弟拉长声调说,‘汽车就是不跟飞机快呀!’”
❾ 连词。表示联合关系,相当于“和”、“与”。
老舍《龙须沟》:“警察:‘屋里还有人吧?’二春:‘有,孩子跟妇女。’”又:“多去点人,帮着舀水跟挖沟去吧!”
❿ 介词。
(1) 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对象,相当于“同”、“向”、“为”。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
柳青《铜墙铁壁》:“我不模范,这回就要跟你这个模范学!”
田汉《丽人行》:“俞芳子:‘回迟了,你生气了?人家跟你办事嘛。’”
(2) 表示方向、处所,相当于“从”。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李如珍问小喜道:‘喜!你跟哪里来的?田支队驻在哪里?’”
(3) 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同”、“和”。
如:他待我跟待亲妈妈一样;柜台跟我一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