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羊、鹿等兽类头顶或吻前突生的坚硬骨状物。一般细长而弯曲,上端较尖,有防御进攻等作用。
秦牧《广州城徽》:“有一只最巨型的山羊雄立在顶端,浑身是劲,神态栩栩,那弯曲的角,圆睁的眼,飘动的髯…都给刻划出来了。”
也指动物头上像角的东西。
如:触角。
❷ 形状像兽角的东西。
如:皂角;菱角。
❸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
萧红《生死场》:“金枝打开小包,用剪刀剪了块布角,缝补不认识的男人的破袜。”又如:墙角;桌子角。引申为部分。
鲁迅《致金肇野》:“但我看别人的作品,割取名作之一角者也不少。”
❹ 岬角。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多用于地名。如福建省有镇海角,山东省有成山角。
❺ 量词。用于从整块上划分成角形的一部分。
如:一角饼。
❻ 古乐器名。多用兽角制成。出西北游牧民族,鸣角以示晨昏。军中常用作军号。
陈毅《雪中野营闻警》:“遥闻故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❼ 数学名词。从一点引出的两条直线所形成的,或从一条直线上展开的两个平面或从一点上展开的多个平面所形成的空间。
如:直角;锐角;钝角。
❽ 我国辅币名。俗称“毛”。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杨朔《征尘》:“我掏出两角钱递给他,不知应该说什么。”旧称银元的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又称小银元曰角子。
鲁迅《阿Q正传》:“邹七嫂在阿Q那里买了一条蓝绸裙,旧固然是旧的,但只花了九角钱。”
❾ 用在词尾构成名词,指志趣、爱好、愿望等相同的人们在广场、街心、公园等公共场所中经常聚会的一块地方。
如:英语角;恋爱角;球迷角。
❿ 同“饺”。参见“角子❸”。
⓫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