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草木的根或茎。
毛泽东《实践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❷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如:本末倒置。
❸ 古代指农业生产。
如:强本抑末。
❹ 母金,本钱。
如:本利。
❺ 根源。
如:本原。
❻ 根据,依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则此小说者,仍谓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
也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❼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张天翼《春风》:“所以——本大医师有权禁止你们生气。”
❽ 现今的。
徐迟《向着二十一世纪》:“转眼将是本世纪末,刹那又到新世纪初。”
❾ 原样,本来面目。也指原来的,固有的。
如:本质;本性。
❿ 底本。
(1) 校勘或抄录所依据的本子。
(2) 稿本,底稿。
(3) 脚本。
如:话本;剧本。
⓫ 版本。
如:木刻本。
⓬ 书册;本子。
如:书本;画本;户口本;作业本。
⓭ 副词。本来,原来。
杨朔《秋风萧瑟》:“才是昨儿,本是万里无云的晴天,可是那天,那山,那海,处处都像漫着层热雾,黏黏渍渍的,不大干净。”
⓮ 量词。
(1) 用于草木。犹棵、丛、捆。
如:桂花一本。
(2) 用于字画或书籍簿册。犹幅,册。
鲁迅《致曹靖华》:“至今为止,已售出约八十本。”
(3) 用于小说、戏曲。犹折,出。
夏衍《上海屋檐下》:“老年人总是爱看大戏的,陪他去看一本《火烧红莲寺》吧!”
(4) 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
如:这部电影长达十八本。
⓯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