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入,使入。
如:吐故纳新。
❷ 收藏,藏入。
如:纳污藏垢;纳于内宫。
❸ 引进;接受。
如:闭门不纳;纳降;采纳。
❹ 取,娶。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如果朋友们凑趣说:‘那是怕你纳第三个姨太太。’”
❺ 享受。
如:纳凉;纳福。
❻ 缴纳。
欧阳予倩《梁红玉》:“我们平日衣也穿不暖,饭也吃不饱,辛辛苦苦纳了许多税,捐了许多钱。”
❼ 用同“捺”。
(1) 按下。
老舍《四世同堂》:“牌没法打下去了。冠先生与冠太太都纳住气,不在客人面前发作。”
(2) 低,低下。
如:纳头。
❽ 用同“衲”。补缀,粗缝。
柳青《创业史》:“改霞欣然接住纸卷,很小心地放进书兜,书兜里还有语文、算术和帮她妈纳的一只鞋底子。”
❾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