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正;合乎规范、标准的。参见“雅正❷”。
❷ 高雅不俗;优美。
茅盾《追求》:“仲昭恐怕有更不雅的事出来,引起人家注意。”也用作敬词,多用于称与对方有关的事。
如:雅教;雅奏。
❸ 交情。
茅盾《追求》:“更不巧的是那同事竟和她同是嘉兴人,有一面之雅。”
❹ 周朝朝廷上的乐歌。《诗经》六义之一。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风、雅、颂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是为《诗》之三经。”
也指盛世、庙堂之乐。参见“雅颂❷”。
❺ 古代指标准语。古代训诂著作多称雅。如《尔雅》《广雅》《埤雅》等。
❻ 古酒器名。也指酒量大。参见“雅量❷”。
❼ 副词。
(1) 平素来;向来。
如:雅善鼓琴。
(2) 甚,极,很。
如:雅以为美。
❽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