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二次;两次;又一次。
柯岩《东方的明珠》:“许多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她表演。”
❷ 另外。表示有所补充。
鲁迅《致蒋抑卮》:“再,如来函,可寄‘日本陆前国仙台市土樋百五十四番地宫川方’为要。”
❸ 然后,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
毛泽东《矛盾论》:“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我在这里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再说矛盾的特殊性。”
❹ 用于否定词之前,表示强调或加重语气。
鲁迅《阿Q正传》:“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
❺ 表示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怎样。
如:你再不走,船就开了。
❻ 常同“也”、“都”配合用于让步句,有“即使多么”、“不管怎样”的意思。
田间《赶车传》:“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
李瑛《让水》:“为全局,为祖国,再苦再累心也甜!”
❼ 更,更加。
曹禺《雷雨》:“孩子,你可要说实话,妈经不起再大的事啦。”
❽ 再继续;再出现。
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鲜血铺下胜利路,狗强盗,看你能再活几天!”又如:良机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