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正 |
释义 | 正㈠ 部首:止 笔画:1 总笔画:5注音:ㄓㄥˋ拼音:zhèng 【形】① 合於规范的、合於法则的。 例 如:「正道」、「正路」。 ② 不偏斜。 例 如:「正中」、「正午」。 ◇《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③ 精纯不杂的。 例 如:「纯正」、「正红色」。 ◇《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④ 与「反」相对。 例 如:「正面」、「正方」。 ⑤ 与「副」相对。 例 如:「正本」、「正刊」。 ⑥ 与「偏」相对。 例 如:「正门」、「正厅」。 ⑦ 与「负」相对。 例 如:「正数」、「正电」。 【动】① 修改错误。 例 如:「修正」、「订正」、「纠正」。 ◇《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② 整理。 ◇《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③ 分析、明辨。 ◇《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副】① 恰巧、刚好。 例 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 ◇《北史・卷七〇・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②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 例 如:「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 ◇《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名】① 长官、主事者。 例 如:「里正」、「村正」。 ◇《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於正,正听之。」 ②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㈡ 部首:止 笔画:1 总笔画:5注音:ㄓㄥ拼音:zhēng 参见「正月」条。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200532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