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曾 |
释义 | 曾㈠ 部首:曰 笔画:8 总笔画:12注音:ㄗㄥ拼音:zēng 【副】① 乃、竟然。 ◇《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② 尚且。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形】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 例 如:「曾祖父」、「曾孙」。 【动】 加多。同「增」。 ◇《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名】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㈡ 部首:曰 笔画:8 总笔画:12注音:ㄘㄥˊ拼音:céng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 例 如:「似曾相识」。 ◇《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 ◇《史记・卷一〇一・爰盎 【形】①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通「层」。 ◇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② 深。 ◇《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瀇滉渊泫。」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200532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