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四七 |
释义 | 四七 注音:ㄙˋ ㄑㄧ拼音:sì qī ① 二十八,四乘七而得。 ◇《後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唐・章怀太子・注:「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 ◇《文选・左思・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唐・李善・注:「四七者,汉光武二十八将也。」 ② 一种民间习俗。人死後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第四个忌日称为「四七」。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鲍廷玺哭着应道:『小的父亲死了。』向道台问:『没了几时?』鲍廷玺道:『明日就是四七。』」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200532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