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哕 |
释义 | 哕㈠ 部首:口 笔画:13 总笔画:16注音:ㄩㄝ拼音:yuē 【动】① 因胃气不顺而打嗝。 ◇《说文解字・口部》:「哕,气啎也。」 ◇《黄帝素问灵枢经・卷六・胀论》:「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 ② 乾呕,呕吐时只有声音而没有吐出东西。 ◇明・张自烈《正字通・口部》:「方书: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 ◇明・刘基《郁离子・牧豭》:「客踸不能立,俯而哕,伏而不敢仰视。」 哕㈡ 部首:口 笔画:13 总笔画:16注音:ㄏㄨㄟˋ拼音:huì 【形】 哕哕:声音轻缓有节奏。 ◇《诗经・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唐・王维〈送李睢阳〉诗:「鸾声哕哕鲁侯旗,明年上计朝京师。」 【状】 哕哕:形容鸟的叫声。 ◇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八出》:「哕哕兮桐冈之凤,关关焉河上之鸠。」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200532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