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衅 |
释义 | 衅 部首:酉 笔画:18 总笔画:25注音:ㄒㄧㄣˋ拼音:xìn 【动】① 古代祭祀时,把牲畜的血涂在器皿上,用来祭祀神灵称为「衅」。 ◇《孟子・梁惠王上》:「将以衅钟。」 ◇宋・陆游〈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诗四首之二:「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② 涂、熏。 ◇《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 ◇《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豫让衅面吞炭。」 ③ 奋动。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衅於勇。」 【名】① 裂痕、缝隙。 ◇《续汉书志・第一・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钟》:「若相承遇缓,则先入之质欲冻,後者不粘,衅所由生也。」 ② 徵兆、祸兆。 ◇《国语・鲁语上》:「若鲍氏有衅,吾不图矣。」 ◇《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近览刘氏倾覆之衅。」 ③ 嫌隙、争端。 例 如:「挑衅」、「寻衅」。 ④ 过失、罪过。 ◇《左传・庄公十四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⑤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衅夏。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200532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