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草 |
释义 | 草 部首:艹 笔画:6 总笔画:10注音:ㄘㄠˇ拼音:cǎo 【名】① 草本植物的总称。 例 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② 田野、荒野。 例 如:「草泽」。 ◇《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③ 一种书法字体。 例 如:「狂草」、「行草」。 ④ 底稿、文稿。 例 如:「起草」、「拟草」。 ⑤ 姓。如汉代有草中。 【形】① 马虎、粗率、不细腻。 例 如:「潦草」。 ②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 例 如:「草案」、「草图」、「草约」。 ③ 用草编成的。 例 如:「草蓆」、「草绳」、「草履」。 ④ 用草搭盖的。 例 如:「草棚」、「草房」、「草庵」。 【动】① 起稿、拟订。 ◇《汉书・卷三〇・艺文志》:「萧何草律,亦着其法。」 ◇《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② 草写。 ◇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副】 草率。 例 如:「草草了事」。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200532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