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碑 |
释义 | 碑 部首:石 笔画:8 总笔画:13注音:ㄅㄟ拼音:bēi 【名】① 竖起来的大石块或木柱。古代用来观测日影、拴绑牲口、引棺入穴等。上或有穿孔。 ◇《说文解字・石部》:「碑,竖石也。」 ◇清・段玉裁・注:「《聘礼》郑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② 刻上文字或图案的石块,竖立起来作为标志,或纪念之用。 例 如:「界碑」、「里程碑」、「纪念碑」。 ③ 文体名。刻在石上的文词,用以颂扬功德,或记载死者的行谊等。 例 如:「北魏嵩高灵庙碑」、「东魏敬史君碑」。 ④ 碑刻的书法资料。指将碑的正面(碑阳)、背面(碑阴)、两旁(碑侧)、上头(碑额)、下座(碑趺)上面的文字搨摹下来,以供书法临写。 例 如:「礼器碑」、「曹全碑」、「北魏张猛龙碑」。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200532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