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鹑¹ chún ㄔㄨㄣˊ 《广韵》常伦切,平谆,禅。 19画 鸟部8画 统一码:9D89 大五码:C44C 国标扩:F987
1 鸟名。本指羽毛有斑的鹌鹑,後亦混称鹌鹑。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高亨注:「鹑,鹌鹑。」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鹑》:「鹑大如鸡鶵,头细而无尾,毛有斑点,甚肥。雄者足高,雌者足卑。其性畏寒。其在田野,夜则群飞,昼则草伏。」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鷃》:「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俱黑色,但无斑者爲鹌也。今人总以鹌鹑名之。」 2 传说中的赤凤。参见「鹑鸟」。
3 星宿名。
《左传・僖公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 杨伯峻注:「鹑音纯,鹑火也。据《尔雅・释天》,柳宿亦名鹑火;据《星经》,心宿亦有鹑火之名。此盖指柳宿。柳宿爲朱鸟七宿第三宿,有星八,均属长蛇座。贲音奔,贲贲,状柳宿形。」 宋 沈括《梦溪笔谈・象数》:「天文家,朱鸟乃取象於鹑。」 4 鹑衣的略称。
元 虞集《後续咏贫士》之一:「山童衣百鹑,唤之愧匆匆。」 明 梅鼎祚《玉合记・参成》:「北海鹏程终一奋,又何方食鷇衣鹑。」 5 通「醇」。纯美。
汉 扬雄《法言・寡见》:「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鹑兮。」 李轨注:「春木芒然而生,譬若孔氏启导人心,有似援手而进,言其纯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