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错阳差
古代历数术语。明 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爲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之前三辰,值辛酉、壬戌、癸亥爲阴错;己卯之前三辰,值丙子、丁丑、戊寅爲阳差;甲午之前三辰,值辛卯、壬辰、癸巳爲阴错;己酉之前三辰,值丙午、丁未、戊申爲阳差。盖四段中,每段除十二辰,各余三辰,三四亦得十二辰,是爲阴错阳差也。甲子、甲午爲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爲阴辰,故有阳差也。」後用以比喻因各种偶然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明 汤显祖《牡丹亭・圆驾》:「这底是前亡後化,抵多少阴错阳差。」 《三侠五义》第二六回:「明知是阴错阳差,却想不出如何办理的法子来。」 老舍《全家福》第三幕:「不管以前的事是怎麽阴错阳差,今天我们要都欢天喜地!」 ▲ 亦作「阴差阳错」。 《孽海花》第三四回:「这回革命的事,几乎成功。真是谈督的官运亨通,阴差阳错里倒被他糊里糊涂的扑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