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大放厥辞 亦作「大放厥词」。
1 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
唐 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宋 楼钥《辞免落致仕除翰林学士状》:「伏望皇帝陛下,俯察忱衷,别求髦俊,俾司是职,大放厥辞。」 清 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以文爲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2 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孙中山《革命原起》:「数年之间,每於学课余暇,皆致力於革命之鼓吹,常往来於香港、澳门之间,大放厥词,无所忌讳。」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只根据国民党『摩擦专家』的单面报告,大放厥词,置对方将领的无数报告的事实於不顾,完全抹煞,一字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