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特牲馈食礼》:「主人及宾兄弟群执事,即位於门外,如初,宗人告有司具。」
《东观汉记・符融传》:「符融,妻亡,贫无殡歛,乡人欲爲具棺服。」
唐 孟浩然《喜裴士曾见寻》诗:「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西游记》第十四回:「正欲告辞,只见那老儿早具脸汤,又具斋饭。」
3 配备;具有。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些人也是敌人的第五纵队,不过比前一种稍具形式上的区别,借以伪装自己,迷人眼目而已。」
4 充当;充任。
清 黄鷟来《咏怀》诗之五:「奇材老空谷,不得具栋梁。」
5 完备;齐全。
《礼记・乐记》:「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
宋程大昌《演繁露・七牢百牢》:「牛、羊、豕具爲太牢,但有羊、豕而无牛,则爲少牢。」
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列火器楯车兵七万,乘城内外,守御甚具。」
6 特指将衣冠穿戴整齐。
唐 岑参《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诗:「满寺枇杷冬着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宋 周密《齐东野语・方翥》:「翼日,具冠裳造方。」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忙具衣冠接迎。」
7 尽;完全。
《诗・小雅・节南山》:「民具尔瞻。」
《史记・项羽本纪》:「良乃入,具告沛公。」
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吴翠凤》:「有武孝廉孙秉乾者,具知凤事。」
8 满足。参见「具然」。
9 空,徒有形式。参见「具君」、「具文」。
10 记载;收录。
《後汉书・张皓传》:「事已具《来历传》。」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不具诸集,今载於此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
11 陈述;开列。
唐 韩愈《与郑相公书》:「伏惟不至远忧,续具一一,谘报不宣。」
张难先《日知会始末》:「事略依次具後。」
12 写,撰写。
唐 韩愈《太原王公墓志铭》:「公所至,辄先求人利害废置所宜,闭合草奏,又具爲科条,与人吏约。」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也具一私揭,辨晦庵所奏,要他达圣听。」
王闓运《李仁元传》:「汉司员及翰詹科道,无肯具稿。」
13 定案;判决。
《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狱具,各决脊杖七十。」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诸州大狱,长吏不亲决,胥吏旁缘爲奸,逮捕证左,滋蔓踰年而狱未具。」
14 饮食之器。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喜,使饮己酒,而以具往,尽舍旃,故公鉏氏富。」
杜预注:「具,飨燕之具。」
15 引申爲筵席,酒食。
《韩非子・内储说下》:「无极因谓令尹曰:『君爱宛甚,何不一爲酒其家?』令尹曰:『善。』因令之爲具於郤宛之家。」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使者来,爲太牢具。」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朱不听,立俟治具以出。」
16 器物;用具。
《尉缭子・原官》:「好善罚恶,正比法,会计民之具也。」
《史记・酷吏列传》:「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唐 韩愈《论佛骨表》:「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爲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翫之具耳。」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靖节先生不但有妾,而且有奴,奴在当时,实生财之具。」
17 特指棺椁。
《礼记・檀弓上》:「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
郑玄注:「具,葬之器用也。」
清 周亮工《书影》卷十:「父爲老诸生,年七十又二,寻病,医药不效,日益笃,孝子忧之。族里劝孝子急治具。」
18 才具,才能。
旧题汉 李陵《答苏武书》:「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水浒後传》第十五回:「知尊驾(指戴宗)有一日能行八百里之具。」
19 道;方法。
《文子・微明》:「老子曰:人皆知治乱之机,而莫知全生之具。故圣人论世而爲之事,权事而爲之谋。」
三国 魏 阮籍《乐论》:「爲政之具,靡先於此。」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多有华人习学,日久技艺日精,而当道以其华人也而薄之,薪水不优,反爲洋人招去,教习无法,考察无具,奖劝无方。」
20 量词。
《史记・货殖列传》:「旃席千具。」
《魏书・蠕蠕传》:「五色锦被二领,黄紬被、褥三十具。」
《水浒传》第二一回:「我旧时曾许他一具棺材,不曾与得他。」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家中人当时业已爲我们预备了两具小小棺木,搁在廊下。」
21 姓。春秋时,晋国有具丙。见《左传・襄公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