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韩延寿传》:「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爲大事,吏民敬畏趋乡之。」
《旧五代史・唐书・张全义传》:「自庄宗至洛阳,趋向者由径以希恩宠,全义不改素履,尽诚而已。」
元 刘祁《归潜志》卷八:「屏山在世,一时才士皆趋向之。」
3 向往;崇尚。
宋 沈作哲《寓简》卷六:「苟可以立风节,激贪懦,尊名义,昭大法者,吾趋向之,甚於嗜欲。」
明 瞿佑《归田诗话》卷上:「俯而就之,使爲子弟者读此,亦能感发志意,知所羡慕趋向,而有以成立,不陷於卑污苟贱,而玷辱其门户矣。」
清 顾炎武《日知录・秀才》:「士人所趋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
4 途径;方向。
唐 柳宗元《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生物流动,趋向混乱,惟极乐正路爲得其归。和尚勤求端悫,以成至愿,凡听信者,不惑其道。」
《朱子语类》卷一一八:「语次因道某平日读个不识涂径,枉费心力。适得先生开喻,方知趋向。」
明 邵璨《香囊记・讲学》:「爲学本知趋向,论修身须尽俭让温良。求仁未入仲由堂,安贫且卧颜回巷。」
清 刘大櫆《祭吴文恪公文》:「食之诲之,导以趋向。谓昔朋游,今非所尚。」
5 趋势。
宋 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天下忠愤之气日以沮丧,中原来苏之望日以衰息。岁月益久,污染渐深,趋向一背,不复可以转移。」
明 刘基《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士有一身任社稷之安危,一言回天下之趋向。」
张通典《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天运有废兴,人心定趋向。」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二:「但是,历史的总趋向已经确定,不能改变了。」
6 倾向。
清 方苞《删定<荀子><管子>序》:「盖使学者知二子之智乃以此自瑕,而爲知道者所深摈,亦所以正其趋向也。」
叶圣陶《倪焕之》十一:「他觉得那公司比这里好,因爲薪水多;他的心意完全趋向那公司了,空口劝留又有什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