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赭 zhě ㄓㄜˇ 《广韵》章也切,上马,章。 16画 赤部9画 统一码:8D6D 大五码:BDEA 国标扩:F4F7
1 红土。
《管子・地数》:「上有赭者,下有铁。」 2 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或用以涂面。
《诗・邶风・简兮》:「赫如渥赭。」 郑玄笺:「赫然如厚傅丹。」 三国 吴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榛楛济济」:「上党人调问妇人:『欲买赭否?』曰:『灶下自有黄土。』」 3 引申指赤褐色。
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赭,黄色之多赤者。」 4 染成红色。
宋 周密《齐东野语・姚干父杂文》:「﹝猩猩﹞血以赭罽,色终使不渝。」 5 指因羞愧而脸红。
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七:「人戏秩曰:『公之《春秋》,亦权倚阁乎?』秩色颇赭。」 6 指赭衣。古代囚犯所服。亦借指囚犯。
柳宗元《断刑论下》「贯三木」 韩醇注引汉 司马迁曰:「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按「衣赭」,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作「衣赭衣」。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温水》:「﹝范文﹞自立爲王,威加诸国……汉 魏流赭,咸爲其用。」 7 指穿上赭衣。谓沦爲囚犯。
《宋书・竟陵王诞传》:「田叔钳赭,志於夷戮。」参见「赭衣」。 8 施加罪罚。
9 伐尽树木,使山岭赤裸呈赭色。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10 犹言赤地,寸草不生的土地。亦指田野寸草不生的荒芜景象。
唐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 唐 柳宗元《晋问》:「群饮源槁,回食野赭。」 11 烧毁;烧尽。
唐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乃今幸爲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爲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明史・四川土司传一・松潘卫》:「前後杀获男妇七百余人,赭其碉房九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