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释义

1

ㄒㄧˋ
[《龙龛手监》音昔]
亦作「舄」。
1古代一种以木爲复底的鞋。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舃……昭其度也。」杜预注:「舃,复履。」
《诗·大雅·韩奕》:「玄衮赤舃。」崔豹《古今注·舆服》:「舃,以木置履下,乾腊不畏泥湿也。」
2鞋的通称。
《汉书·东方朔传》:「贵爲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舃。」
周贺《赠厉玄侍御》诗:「山松径舆瀑泉通,巾舃行吟想越中。」
《花月痕》第十三回:「这一会觥筹交错,钗舃纷遗,席上人人心畅。」
3指脚。
兪樾《春在堂随笔》卷五:「登楼平视,颇尽江山之胜,俯视余舟,若在舄下矣。」
4大貌。
《诗·鲁颂·閟宫》:「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朱熹集传:「舃,大貌。」
5见「舃奕」。
6通「泻」。
《文选·木华〈海赋〉》:「襄陵广舃。」李善注:「《尙书》曰:『海滨广斥。』《史记》曰:『斥爲舃。』古今字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一》「厥田斥卤」:「案『海滨广泻』,泻即斥也。泻字又作舃。」参见「舃卤」。
7通「磶」。
《墨子·备城门》:「城上百步一楼,楼四植,植皆爲通舄。」孙诒让间诂引苏时学曰:「四植即四柱。舄,同『磶』。柱下石也。」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432049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0-2024 Newdu.c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