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瞢¹ |
释义 | 瞢¹ 《广韵》莫中切,平东,明。 16画 目部11画 艹部12画 统一码:77A2 大五码:EA7B 国标扩:DEAB 1 《周礼・春官・视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 郑玄 汉 范望 唐 2 《清史稿・选举志二》:「时京僚瞢於时务,谤讟繁兴,原疏排斥众议,言之剀切。」 严复 3 《山海经・中山经》:「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叶,黄华而荚实,名曰箨,可以已瞢。」 袁珂 《文选・王褒〈洞箫赋〉》:「垂喙蜿转,瞪瞢忘食。」 李善 唐 王琦 4 《左传・襄公十四年》:「不与於会,亦无瞢焉。」 杜预 5 《国语・晋语三》:「臣得其志,而使君瞢,是犯也。」 韦昭 6 清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432049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