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冏命》:「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只若,万邦咸休。」
《韩非子・内储说上》:「於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帝﹞即诏礼部:『自今制科随进士贡举,其着爲令;仍须近臣论荐,毋得自举。』」
3 特指皇后、太子或诸王的命令,以别於皇帝的诏命。
《隋书・百官志上》:「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
唐 陆龟蒙《说凤尾诺》:「凡封子弟爲王,则开府辟僚属,取当时士有学行才藻者中是选。其所下书,东宫则曰令,上书则曰牋。」
姚华《论文後编・目录上》:「秦法,后及太子称令,至汉王赦天下,淮南王谢群公,皆曰令,殆令隆而教杀耶?」
4 命名。
《管子・五行》:「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锺。令其五锺:一曰青锺大音,二曰赤锺重心,三曰黄锺洒光,四曰景锺昧其明,五曰黑锺隐其常。」
郭沫若等集校引丁士涵云:「『令』与『命』通,命,名也。」
5 官名。秦 汉时大县的行政长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爲令……减万户爲长。」自魏 晋至南北朝末,凡县之长官一律称令,历代相沿,明、清时改称知县。
6 官名。历代中央最高机关及某些下属机关的主官。如尚书令、中书令,太子家令、掖庭令、太乐令等。
7 指受任爲县令。
唐 韩愈《薛公墓志铭》:「愈既与公诸昆弟善,又尝代公令河南,公之葬也,故公弟集贤殿学士尚书刑部侍郎放属余以铭。」
宋 曾巩《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翕尝令渑池,治崤 嶔之道,有黄龙白鹿之瑞。」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後,公令古田,调台湾,督川学,巡台厦,开府湖南、福建,孑身在外几二十年,未尝絜眷属,延幕宾。」
8 善;美好。
《诗・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爲瘉。」
郑玄笺:「令,善也。」
朱熹集传:「此善兄弟,则绰绰有裕而不变;彼不善之兄弟,则由此而交相病矣。」
汉 蔡邕《陈太丘碑文》:「令光醇德,爲士作程;资始既正,守终有令。」
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有弟有子,提兵守藩,一时三侯,人莫敢扳。生莫与荣,殁莫与令,刻文此碑,以鸿厥庆。」
章炳麟《訄书・订文》附录《正名杂义》:「知谀辞之不令,则碑表符命不作;明直言之无忌,则《变雅》《楚辞》不兴。」
9 敬辞。多用於称对方的家属或亲属。如令堂、令妹、令嫒等。
10 古代按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所施行的政令,谓之月令。後因以指时令,节令。
唐 张濯《迎春东郊》诗:「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春之爲令,即天地交欢之候。」
11 指酒令。
唐 韩愈《人日城南登高》诗:「盘蔬冬春杂,樽酒清浊共;令徵前事爲,觞咏新诗送。」
朱熹注引刘贡父曰:「唐人饮酒喜以令爲罚,今人以丝管讴歌爲令。」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
12 词调的一类。亦称小令或令曲。其特点一般是乐调短,字数少。如《十六字令》,十六字;《如梦令》,三十三字。但也有少数乐调较长、字数较多的,如《六幺令》,九十六字。北曲的散曲中也有令,实际上等於一首单调的词,但演唱时句中可适当加入衬字。如叨叨令、转调淘金令等。参见「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