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汤² tànɡ ㄊㄤˋ 《广韵》他浪切,去宕,透。 12画 水部9画 统一码:6E6F 大五码:B4F6 国标扩:9CAB
1 高温物体与皮肤接触而使之产生疼痛感。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豉法》:「若热汤人手者,即爲失节伤热矣。」 2 把肉、菜放进开水里稍微煮一下就取出来。
《礼记・祭义》「爓祭、祭腥而退」 汉 郑玄注:「汤肉曰爓。」 《广雅・释诂》:「汤,爚也。」 王念孙疏证:「汤者,沈肉於汤谓之爚,故又谓爚爲汤。」 3 泛指煮。
唐 张鸿《赠乔尊师》诗:「静鼓三通齿,频汤一味参。」 前蜀 贯休《寄怀楚和尚》诗之二:「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 宋 陶谷《清异录・胡麻自然汁》:「羹虀寸截,连汁置洁器中,链胡麻自然汁投之,更入白盐,捣姜,搅匀,泼淡汤饼。」 4 用开水或热水浇、泡。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羹臛法》:「鲤鱼臛:用极大者,一尺以下不合用。汤鳞治,邪截,臛叶方寸半准。」 唐 段公路《北户录・食目》:「褒牛头,南人取嫩牛头火上燂过,复以汤毛去根。」 宋 朱肱《酒经》卷上:「春夏及黍性新软则先汤而後米,酒人谓之倒汤。」 5 用热物接触冷物使之变暖。
《山海经・西山经》:「羭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以百珪百璧。」 郝懿行笺疏:「汤读去声,今人呼温酒爲汤酒本此。」 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妓对》:「有郡丞席上作对,属云:酒热不须汤盏汤。一妓对曰:厅凉无用扇车扇。」 6 冲撞;冒。
《敦煌曲子词・剑器词》:「闻贼勇勇勇,拟欲向前汤。」 前蜀 贯休《送僧入马头山》诗:「满头霜雪汤雪去,汤雪去。」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摺:「倒不如汤着风,冒着雨,离门楼,赶店道,别寻个人家宵宿。」 7 搪,抵挡。
8 触,碰。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上:「侵晨等到合昏个,不曾汤个水米,便不饿损卑末。」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摺:「谁敢道是汤他一汤?谁敢是触他一触?」 《西游记》第三九回:「这一来就是个生铁铸的头,汤着棍子,也打窟窿。」 9 用同「淌」。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摺:「我这等和尚有什麽佛做,熬得口里清水拉拉的汤将出来。」 10 用同「趟」。参见「汤²汤儿」。
11 通「荡」。行爲放纵。
《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毛传:「汤,荡也。」 郑玄笺:「游荡无所不爲。」 12 通「荡」。大。参见「汤²禹」。
13 通「荡」。荡涤。
《汉书・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谓大汤,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汤犹荡涤也。」 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又检温铛中犹如常酒气,瓦盆中已被水汤,无气,都不见药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