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文公六年》:「辰嬴贱,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
杜预注:「班,位也。」
《仪礼・既夕礼》:「明日,以其班祔。」
郑玄注:「班,次也。」
孔颖达疏:「谓昭穆之次第。」
《魏书・高祖纪上》:「萧道成使车僧朗以班在刘准使殷灵诞之後,辞不就席。」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汉制,自二千石至百石爲十二等,魏更爲九品,梁爲十八班。」
5 等同;并列。
《孟子・公孙丑上》:「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
赵岐注:「班,齐等之貌也。」
宋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独乐园》:「园卑小不可与它园班。」
明 方孝孺《释统上》:「然则汤 武之与秦 隋,可得而班乎?汉 唐之与王莽,可得而并乎?」
6 指职位相同的人。
《国语・鲁语上》:「臣闻之:班相恤也,故能有亲。」
韦昭注:「言位次同者当相忧也。」
7 行列。
唐 白居易《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诗:「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
《水浒传》第四回:「面前首座,、维那、侍者、监寺、都寺、知客、书记,依次排立东西两班。」
《红楼梦》第五三回:「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
8 特指朝班。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文宗时入合,郎官有误窥者,上觉之,班退语宰相。」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时司马温公判留司御史台,因朝谒应天院神御殿,天申(蔡天申)者独立一班,盖尹以下不敢压也。既报班齐,温公呼知班曰:引蔡寺丞归本班。」
陈白尘《大风歌》第五幕:「各位大臣,有事可出班启奏。」参见「班台」、「班行」。
9 按照职务或爲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金虏官制,有文班武班;若医卜倡优,谓之杂班。」
《歧路灯》第三十回:「咱每日弄戏,有个薄脸儿,三班六房谁不爲咱?」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八:「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地仿办。」
10 旧时对剧团的称呼。
《歧路灯》第二一回:「﹝戏主﹞一声叫班上人,班上的老生……急到跟前,听戏主吩咐。」
许杰《台下的喜剧》:「楼上都是过夜的客人,和他们班里的戏子。」
秦瘦鸥《秋海棠》一:「吴玉琴从六年前进这个玉振班以来,昼夜所思量着的就只是他那四十多岁的老娘。」
11 指妓院。参见「班子」。
12 军队的基层单位。
杨朔《迎志愿军归国》:「一天黎明,我在汉城路上一间空虚荒凉的小茅屋里宿营,和一班战士挤在一起。」
13 指一天之内规定的工作(或执勤)时间。
邓小平《当前钢铁工业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职工﹞哪能随便不上班,马马虎虎呢?」
郭小川《祝诗》:「爲了祖国……我们就是要:就地战斗,站好每一班以至最後一班岗。」
14 铺放。
三国 魏 曹丕《黎阳作》诗之二:「言刈其楚,班之中路。」
15 盘旋不进。参见「班如」。
16 离群。参见「班马」。
17 返回。
《逸周书・克殷》:「乃命宗祝崇宾飨祷之于军,乃班。」
孔晁注:「还镐京也。」
清 魏源《圣武记》卷六:「孙士毅贪俘阮爲功,师不即班。」参见「班师」。
18 古代方言。指虎。
《汉书・叙传上》:「楚人谓虎『班』,其子以爲号。」
《魏书・术艺传・张渊》:「譬犹晋锺之应铜山,风云之从班螭。」注:「言云从龙,风从虎。」
19 指画有虎形的箭靶。
唐 元稹《观兵部马射赋》:「砉尔摧班,示偏工於小者;安然飞鞍,故无忧於殆而。」参见「班叔」、「班哥」。
20 量词。
元 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摺:「况他周勃、樊哙一班大将,都是尚气的人。」
《红楼梦》第五四回:「薛姨妈笑道:『实在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过只用箫管的。』」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21 通「斑」。杂色,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
《楚辞・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一本作「斑」。
宋 司马光《古松》诗:「不久应爲石,莓苔旧已班。」
明 何景明《九咏》:「班文豹兮两阶,龙宛宛兮翼梁。」参见「班然」、「班駮」。
22 通「斑」。指鬓发花白。
南朝 宋 鲍照《秋夕》诗:「发班悟壮晚,物谢知岁微。」
宋 刘克庄《沁园春・维扬作》词:「不辞路宿风餐,怕万里归来,双鬓班。」一本作「斑」。参见「班白」。
23 用同「搬」。搬取。
元 杨景贤《西游记》第十五出:「我看了,班起一块大石,调打下去。」
24 用同「扳」。扭转,使物体改变方向或位置。
元 奥敦周卿《一枝花・远归》套曲:「将个栊门儿款款轻推,把一个可喜娘脸儿班回。」
元 邓玉宾《粉蝶儿》套曲:「挽下藤花,班下竹笋,采下茶苗,化下道粮。」
25 姓。秦有班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