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披¹ pī ㄆ〡 《广韵》敷羁切,平支,滂。 《广韵》匹靡切,上纸,滂。 8画 手部5画 统一码:62AB 大五码:A9DC 国标扩:C5FB 「被³」的今字。「翍²」的今字。
1 傍;靠近。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统制范琼於陈州门外,披城屯兵数千。」参见「披山」。 2 指披屋。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二:「这麽外边三间,带这小厢房,里边两个披。」 3 分割。
《左传・昭公五年》:「杀适立庶,又披其邑。」 《新唐书・曹华传》:「时朝廷披郓爲三镇。」 4 劈开;裂开。
《史记・五帝本纪》:「唯禹之功爲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汉 刘向《列女传・聂政姊》:「﹝聂政﹞恐祸及姊,因自披其面,抉其目,自屠刎而死。」 唐 柳宗元《笼鹰词》:「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5 拨动;打开。
《汉武故事》:「上令开其手,数百人擘,莫能开,上自披,手即申。」 晋 左思《杂诗》:「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鴈翔。」 唐 苏頲《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駸駸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聊一趋後洞之内,披其外扃,还入下洞之底。」 巴金《家》十:「他走进了梅林,踏着散落在地上的花瓣,用手披开垂下的树枝,在梅林里面慢步闲走。」 6 折断;割断。
《战国策・秦策三》:「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 吴师道补正:「披,折也。」 晋 袁宏《後汉纪・献帝纪一》:「﹝董卓﹞诱北降者三百余人,於坐中先披其舌,或斩其手,或凿其眼。」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插梨》:「梨枝叶茂,遇大风则披。」 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不大其干,而众其枝,干乃速披。」 7 翻开;翻阅。
汉 班固《东都赋》:「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南史・萧思话传》:「宣帝尝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笔趣翩翩,似鸟之欲飞。』」 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 王闓运《诗法一首示黄生》:「欲己有作,必先有蓄,名篇佳制,手披口吟,非沉浸於中,必不能炳着於外。」 8 开辟。
汉 班固《西都赋》:「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宋 苏舜钦《先公墓志铭》:「郡有湖号广德,古锺水以溉旱,唐季坏漏不补,披爲田。」 9 散去。
《後汉书・种劭传》:「劭怒,称诏大呼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 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军其城下,告以福祸,腹败枝披,不敢保聚。」 《明史・太祖纪一》:「羽翼既披,平江势孤,立破矣。」 10 披露;陈述。
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宋 曾巩《祭晁少卿文》:「会合乖阔,则有书问,开纸披辞,犹若际遇。」 《明史・祁彪佳传》:「彪佳披肝膈,勉以忠义,共奖王室。」 清 黄鷟来《秋日寄淮阴吴嵩山》诗:「论交披素心,如水得真味。」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一纸私函将意去,五中深虑向君披。」 11 分析;辨析。参见「披究」。
12 覆盖或搭衣於肩。
汉 王褒《九怀・昭世》:「袭英衣兮缇褶,披华裳兮芳芬。」 唐 寒山《诗》之一二九:「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冬披破布衫,盖是书误己。」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快去吧!我披棉袄,你不披棉袄,当心凉着!」 13 撇动嘴唇。表示轻视或不相信。
《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老头子把嘴一披道:『你阔!你太爷要赏他们!』」 茅盾《陀螺》二:「五小姐的嘴唇披了一下,表示极不以爲然。」 张天翼《同乡们・夏夜梦》:「她妈妈披着下唇谈到那位姓马的:『那个马先生准有点疯病。』」 14 同「批」。手击。
郭沫若《卓文君》第二景:「红箫[披秦二颊]:『你真胆大!别人看见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