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释义   ㄈㄨˇ
《广韵》方矩切,上麌,非。
8画 斤部4画 父部4画 统一码:65A7 大五码:A9F2 国标扩:B8AB
「鈇²」的被通假字。
1 斧子。砍物的工具,有柄。古代专指銎爲椭圆形者。
《说文・斤部》:「斧,所以斫也。」
段玉裁注:「『所以』二字,今补。斧之爲用广矣,斤则不见於他用也。」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人爨薪皆短而粗……不可遽烧,必以斧破之。」
2 兵器。古代亦作爲执法权力的象徵。
《墨子・备城门》:「长斧,柄长八尺。」
韩愈《平淮西碑》:「赐汝节斧,通天御带,卫卒三百。」参见「斧鑕」。
3 用斧砍。
三国 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韩愈《平淮西碑》:「孰爲不顺,往斧其吭。」
蒲松龄《聊斋志异・申氏》:「急寻坚木,斧作梃,持之欲出。」
4 删改;修饰。参见「斧正」、「斧藻」。
5 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
《尔雅・释器》:「斧谓之黼。」
郭璞注:「黼文画斧形,因名云。」
《礼记・檀弓上》:「加斧於椁上。」
郑玄注:「斧谓之黼,白黑文也。」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432049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0-2024 Newdu.c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4: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