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释义   ㄊ〡ˋ
《广韵》他历切,入锡,透。
11画 心部8画 统一码:60D5 大五码:B1A7 国标扩:CCE8
亦作「悐¹」。
1 畏惧;戒惧。
《书・盘庚上》:「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
传:「汝不从我命,所含恶德,但不畏惧我耳。」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惕,岂敢忘职。」
杜预注:「惕,惧也。」
《国语・周语下》:「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
韦昭注:「惕,惕然恐惧也。」
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无任感恩惭惕之至。」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今日之张牙舞爪以蚕食瓜分於我者,亦将迸气歛息以惮我之威权,惕我之势力。」
2 指惊动。
《新唐书・辛替否传》:「夫事有惕耳目,动心虑,作不师古,以行於今,臣得言之。」
3 疾速。
《国语・吴语》:「一日惕,一日留,以安步王志。」
韦昭注:「惕,疾也;留,徐也。」
4 忧伤。
卢谌《答魏子悌》诗:「乖离令我感,悲欣使情惕。」
《陈书・世祖纪》:「自顷丧乱,编户播迁,言念余黎,良可哀惕。」
柳宗元《乞巧文》:「抱拙终身,以死谁惕。」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432049条汉语词语,以字带词,兼具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0-2024 Newdu.c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54:03